第五百五十四章 瑜亮-《汉家功业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荀感觉双脚已经湿透,冰冷冷一片,还是不断往前走,时不时说话。

      心下却是疑惑,在雪里走这么难受,陛下怎么那么喜欢?

      有了荀彧的安抚,应劭以下,众人心下逐渐放松,没有了之前那么忐忑忧惧了。

      自从皇城府的林铮率军在盐场大开杀戒,田丰在冀州若隐若现,尤其是应劭率兵抵近,收到荀彧的信,不得不退走后,整个冀州都活在一片恐惧之中。

      不知道多少人忍受不了忧惧而自杀,又有多少人仓皇逃走,即便是勉强镇定的,也是差错频频,整个冀州简直乱了套。

      待等一众人离开盐场,返回巨鹿,圣旨‘恰好’也到了。

      旨意很简单,就是夸赞应劭等人劳苦功高,大加赏赐。

      直到这道旨意的颁布,应劭等人这才彻底松口气,对荀彧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。

      应劭拉着荀彧,在冀州四处奔走,展现着他这些年推行‘新政’的成果。

      巨鹿东。

      应劭站在一处田头,指着相对荒瘠的田地,忧心忡忡的道:“丞相,这是下官去年带着城防兵亲自开垦的,原本计划招揽流民两万,但最终只有五千,加上粮种,耕具,水源等种种问题,还是荒了大半,即便种上了,来年收成,怕是没有寻常田亩的一半……”

    
  荀彧背着,远远眺望,即便盖着雪,仍旧能看出这些田亩的稀稀疏疏,沉吟着道:“朝廷的政策,是免三年赋税,看来,还是少了。”

      刘表站在荀彧另一侧,心下直摇头。

      都说冀州繁华,可相比于他以前治理的荆州相差甚远。

      相比于大战连天,屡经战火的冀州,荆州安定的多,没有经历太大破坏。

      ‘幽州,不会比这里更差吧?’继而刘表抬头北望,心里有些担忧起来。

      幽州,是荒凉之地,地广人稀,多山多岭,又是塞北,多年来战火不断,百姓流离失所,少有安定之日。

      应劭站在荀彧边上,道:“丞相,三年已不少了,只不过,想要百姓彻底安定下来,放心的耕种,不是一时之功。”

      大汉朝战乱几十年来,百姓四处逃亡,即便现在看似安定了,朝廷给了地,百姓也无法彻底安心,稍有风吹草动便是举家逃离。

      荀彧知道这种情况,默默点头,道:“不打了。”

      再打下去,就要撑不住了。

      大汉十三州,朝廷已握有九州,摊子大了起来,就需要足够的支撑,一不小心就可能坍塌,这一倒,想要扶就没以前那么轻松了。

      应劭听到荀彧说‘不打了’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  在他看来,朝廷应该一鼓作气,灭掉袁绍,加之克复交趾,而不是急流勇退,反而收兵不动。

      “你们对曹仁怎么看?”荀彧没有继续话头,转而看向北方,淡淡问道。

      这一句话落下,应劭,刘表顿时没了声音,相互对视一眼,谁都没有接话。

      幽州中郎将曹仁,这是曹操的从弟,是曹操最心腹的人。

      前年曹操率兵征讨乌桓,宫里的陛下给了曹操一个‘奖赏’,幽州中郎将由他任命。

      曹操在剿灭乌桓后,将曹仁留在了幽州。

      曹仁手握两万精兵,驻军萧县外,是卫守幽州最重要的军事力量,同时与辽东,右北平成三足鼎立之势,这暗中,还在牵制辽东太守公孙度。

      “没有外人,你们尽管开口。”荀彧背着手道。

      应劭闻言,神色沉肃,道:“丞相,据下官所知,在大司马护送太子殿下率军从孟津前往洛阳之际,曹仁的兵马也有动作。”

      荀彧神色不动,道:“当时小平津乱匪众多,曹仁授命率兵支援,没有问题。我问你们的是,曹仁此人,是否该留在幽州?”

      应劭不说话了,余光向着刘表。

      这位,是即将履新的幽州牧。

      刘表还没有想明白,为什么朝廷会任命他为幽州牧,神色故作沉思,道:“丞相,下官尝听闻,曹仁心性稳重,对陛下,对大司马,对朝廷忠心耿耿,下官窃以为,暂且不用动。”

      曹仁毕竟是曹操的心腹,没有足够的理由,朝廷是不会轻动的。

      而且,在刘表看来,换其他人未必更好打交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