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王珪拄着拐杖又道:“无妨,就算是老夫不说,这些事情你也早晚会知晓的。” 走到老师家门口,张公瑾正在和欧阳询说着话。 像是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,张公瑾很客气地将家里的另外一把轮椅送给了王珪。 这样一来村子里又多了一个坐轮椅的人。 坐在轮椅上总比卧床不起来的好。 张阳回到了山上,要继续为底火装置忙碌,车间外放着三大车的圆盘子与零件。 小清清光是看着就觉得头皮发麻,她低声道:“爹爹,这么多的东西能做完吗?” 张阳带好布手套,穿好围裙,将这些零件倒角,攻丝,组装,又对女儿道:“做得完。” 李玥将一碗面条放在车间外的桌案上,嘱咐道:“趁热先吃了。” 张阳点着头双手依旧忙着手头上的事情,有些零件尺寸过大过小的要挑拣出来,还有些组装不上的要拿回去返工。 挑拣一个打磨一个,很是仔细 小清清牵着娘亲的手问道:“有这么多,爹爹做不完的。” 李玥对她道:“你知道,你爹爹最厉害的本领是什么吗?” “嗯?是什么?” “我们这个家就是你爹爹一砖一瓦搭起来的,用了三年的时间把我们这个家建起来了,哪里的砖块不结实,哪里的瓦片渗水,你爹爹一清二楚,这世上有些事对别人来说望而却步,只能放弃。” 李玥抱起她低声道:“别人做不完的事你爹爹能够做完,他总是能一步一步坚持下去。” “是吗?” “嗯。”李玥给女儿整理着头发又道:“你爹爹总是有这样的耐心,他从不心焦气躁,再难再累的事他都能一点点地完成。” 等傍晚时分,小清清再去车间外看,门前碗中的面条已经吃完了。 爹爹用一天的时间,竟然做完了两车的零件,还剩下一车零件明天也能完成。 “爹爹,好厉害!”小清清眨巴眼道。 张阳见状笑道:“爹爹怎么厉害了?” 她的神情俏皮又有些骄傲,“若是换作别人,早就放弃了,这是娘说的。” “这有什么厉害的。” “就是很厉害。” 张阳再将车间收拾干净,关上门,一天的忙碌就此结束了,他笑道:“耐心也是一种本领吧。” 她嬉笑着,好似又学到了什么,“爹爹建设新家都用了三年时间,那三年肯定比现在辛苦多了。” “不过是三年而已,这世上有些事情要坚持数十年,乃至一辈子,你爹爹这些事算不得什么的。” 贞观十二年的六月,王珪从终南山迁居到了骊山,他的病情陛下也很牵挂,特意派了太医署的卢照邻前来询问。 卢照邻对骊山这个很讨厌,太医署人手欠缺,有骊山的“功劳” 就是因为骊山一直都在广招大夫,有经验的有本领的大夫,能去骊山的都去了,更何况有孙神医坐镇,更是让天下医者趋之若鹜。 骊山的医馆很大,能够容纳数百个病人,并且还给调养。 去骊山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。 李泰看着卢照邻黑着脸来,给王珪老先生问诊后又黑着脸要离开,便问道:“卢医正似对骊山有怨气。” 卢照邻闻言望了一眼,又很快收回目光,“那张阳现在就在山上。” “姐夫自从接王老先生来骊山之后,很久没有下山了。” “王珪老先生的病下官看过了,要及时调养,风寒入侵,心肺已经受损,腿脚不便就是因为寒气入体导致,药石已经无用,如邹国公那般,只能调养了。” 李泰点头,“孙神医已经说过了。” 卢照邻又看了一眼医馆,那医馆就坐落在骊山村外,人来人往,很是热闹。 李泰感慨着,“自从姐夫建设了这个医馆以来,每年都在亏钱,最好的时候也是进出持平,这两年又是接连亏损,即便如此姐夫还坚持要将这个医馆办下去。” 卢照邻对这些事情没有兴趣,又道:“魏王殿下,下官还要将老先生的病情告知陛下,就先告辞了。” “慢着,慢着!”李泰跟上脚步拿出一份小册子递给他,“还请卢医正过目。” 卢照邻皱眉道:“这是什么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