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五十二章 姜还是老的辣-《我岳父是李世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最快七月上旬。”

    皇帝走了,走得很快……

    骊山赚钱越多,李世民心里就越不高兴,拿起放在桌案上的奏章仔细看着。

    这是一篇关于赋税的奏章,长孙无忌与中书省众多官吏所写的。

    看了半晌许久,李世民便命身侧的太监将奏章回复中书省。

    翌日,朝中就来了旨意,一队队官兵离开长安城去宣读这一次的旨意。

    唐律一直都在修改,一条接着一条,从武德年间至今。

    现如今又再一次发生了变动,长安城的居民纷纷聚居在张贴布告之处,有一个文吏站在众人面前反复念着这一次的旨意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坐在一处酒肆中,听着旨意中的意思总算是放下了手中的酒碗,长出一口气。

    高履行再一次给长孙无忌倒上酒水,笑道:“陛下还是能明鉴的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又喝下一口茶水,又道:“陛下限制商人,又一次增加了商税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也限制了骊山。”

    听高履行的话,长孙无忌对眼前这个表亲多了几分忧虑,他的目光依旧是太短浅了。

    “履行,看事要看得长远,陛下节制商人不是为了对付骊山,光靠这么一点赋税如何对付骊山。”

    此言让高履行陷入沉默,他不知道此话是什么意思,商人就该节制如此也没错,骊山就是关中最大的商户。

    张阳靠着骊山那片地赚得多少银钱了?这不是长安城的人都有目共睹的吗?

    据说骊山的铜钱与银饼已经多到了库房都放不下了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侧目看去,见到了一个人脚步匆匆地走出了长安城,那便是高季辅。

    礼部的人脉越来越广了,结交了中书舍人高季辅,他接下来是不是还要结交刘洎,张行成之辈?

    因高季辅与许敬宗交好,这才将自己的儿子托许敬宗带去河西走廊历练,再想如今的河西走廊形势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便笑了,拿起酒碗道:“履行,你说得也没错,陛下英明。”

    关中商人再加赋税三成,不仅仅如此,商人入市都要受到严格的查验。

    这当然也涉及了河西走廊的形势。

    此刻的骊山,张阳看着家里的一大窝熊,两头熊猫趴在华清池边,憨态可掬地打了一个哈欠,甚至用爪子捧着冰凉的池水。

    熊猫很容易养熟,它们也越发懒了,很少再去竹林里自己啃竹子,而是已经习惯了婶婶挖来的竹笋,它们坐在池边等着就有食物吃。

    都怪女儿宠着这几头熊,张阳惆怅叹道:“我们家或许真的可以建一个动物园了。”

    李玥还在看着朝中新立的赋税之策,对夫君的这番牢骚充耳不闻,“这税真是打蛇打七寸。”

    张阳喝下一口茶水,点头道:“嗯,长孙老狐狸联合十余个文吏促成的这件事。”

    李玥又道:“而且还规定各地商贩不得以赋税的名义,抬高货物的价格。”

    “嗯,还把唯一可以转嫁风险的路子都堵死了。”

    “河西走廊如今收税十成收一,如今再加三成,那些前来互市的关外人定然会闹事。”

    张阳重重点头,“嗯,之后便是一波三折。”

    “当真要如此打压商人吗?”

    李玥越是诧异,张阳越是平静,接下来的种种反应都会冲着河西走廊而去。

    他们打的不是骊山的主意,而是河西走廊。

    大家都是狐狸成了精,那就不要说聊斋了,长孙无忌是希望通过抑制商贩的手段,让河西走廊重新回到他们的控制之中。

    因为三月份就送来了奏章,嘉峪关的修建到了收尾阶段。

    骊山与朝中的合作的工事也可以交付了。

    而河西走廊一旦生乱,诸国商贩一旦闹事,危及的将是礼部。

    他不是冲着骊山而来的,老狐狸写了一道奏章就可以让礼部,骊山,河西走廊,乃至西域诸国都自乱阵脚。

    姜果然还是老的辣,赵国公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,一份奏章,就可以让对手陷入无止尽的麻烦中。

    他不是针对骊山,也不是针对商人,而是针对所有人。

    “嗯,商人若多了危于社稷。”李渊看着沉睡的小心安抚须笑道:“老夫记得,有人说过虞世南临终前与长孙无忌有过一次长谈,说起了骊山,还说到了商人的品行,商人一旦抛却了道德,他们为了利益就会罔顾人命。”

    李渊将小心安放入摇篮中,他老人家笑道:“自古以来就是这样,以前有个叫商鞅的人,他最痛恨商人,恨不得将天下的商人都杀光,后来秦用了商鞅之法强大了。”

    李玥摇头道:“皇爷爷错了,始皇帝也有封倮誉清的行为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