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尽可能吃得好一些,让大唐的食物更加富裕一些。 张阳问道:“上次请老农的事情,有进展了吗?” 上官仪点头回道:“有六位老农可以帮助太府寺来培植作物,年岁都在五十岁左右,也是附近享有盛誉的老农。” “经验要传下去很重要,不论花多少银钱,都要将他们的经验编撰成册。” 以前也查阅过很多的典籍,自古以来对耕种事宜的记载都有,但也都很片面。 种地是一种因地制宜,因时季而变的劳作。 所以经验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要素。 种田又是个实践大于理论的活,对种田的耕种作业这种成册的典籍也很少。 现在太府寺做这些也是为了将来考虑,为了以后的耕种事业存续和发展。 张阳拿起杯子又喝下一口茶水,“这些作物也都冻死得差不多了。” 上官仪颔首叹道:“天时就是这样,这些冻死的作物就且留在地里就当是肥地了,河间郡王那边的两百亩田地也是这般,本想着今年寒冬之前可以有所收获,不想凛冬来得如此快。” “也不是凛冬来得快,而是今年的冬季比往年更冷了。” 闻言,上官仪笑道:“想来北方的牛羊战马也被冻死不少吧。” 张阳深以为然地点头,尤其是来年羊肉的价格一定会上涨,也就是说李泰与骊山在突厥承包的草场又能赚不少银钱。 多看几眼田地里的情况,张阳便回到了山上。 温室内,一个个板子制成的苗床都放在架子上,张阳打开保温杯的盖子,和之前一样,先是吹拂茶水,再是抿了一口重新盖上盖子。 这些菜苗只能自己亲手来整理,再将一些长好的苗移栽到温泉地中,并且摘去一些长得不好的菜苗。 因为温室内菜苗种类越加地庞杂,两位婶婶很少会打理这里。 其实工作很简单,可要做到精细化,只能自己来。 忙碌完这些,张阳这才洗手去准备早朝的饭食。 煎了几个蛋,再熬上一锅粥便是今天的早上的饭食。 书房内依旧堆满了卷宗,见媳妇还在自己的长发犯愁,张阳低声道:“也该修剪一番了。” 李玥嗯了一声,“上一次打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。” 今年生了儿子,又是编撰自家要用的黄历,回想起来今年夫妻俩要忙碌的事情很多。 张阳拿起剪刀帮她打理着长发,“来年,等那些老农请来了,太府寺的事情也可以清闲一些。” 李玥穿着宽松的睡衣,端正地坐在镜子前,温声道:“夫君就不是一个会清闲下来的人。” 张阳没有否认地轻笑一声。 “若是夫君得以清闲了,也会在车间或是实验室忙碌。” 她的发质比以前更好了,就是发梢还有些泛黄,打理好之后将它们盘起来,再用骨簪固定,手法娴熟。 忙完这些,李玥看着夫君下颚的胡渣又是皱眉道:“今日是除夕,夫君也该好好打理一番。” 婶婶走入房中,看着公主殿下在给县侯仔细刮胡子,便笑得慈眉道:“公主殿下,魏王殿下说要在村子里摆设宴席,请了程家的小公爷,还有河间郡王,徐孝德,阎立本,太上皇,武士彟与欧阳询老先生,还有卫国公夫妇。” 李玥仔细看着夫君的下颚,刮去一些胡渣,孩子不喜欢她爹爹的胡渣,一天不打理它们就长出来,三两天不打理就会显得乱糟糟。 “婶婶先去安排吧,我们村子里的除夕宴也是越来越热闹了。”李玥点着头回道。 王婶点头走出房间。 随着魏王殿下成婚了,程家的小公爷也成婚了,不知不觉骊山的人脉也越来越广泛了。 不一会儿,杨婶又走入房间,“县侯,是否要将那些烟花都拿出去,宫里的人又来问了。” 李玥坐在夫君的膝盖上,顶着他的下颚不让动,甩了甩小刀上的水,“拿去吧,早就准备好了,记得嘱咐宫人用法。” 杨婶点头道:“这就去安排。” 给夫君刮去了胡渣,将鬓发也好好打理一番,忽然间李玥的脸上有了笑容。 张阳坐起身子,揽着她的腰不解道:“你在笑什么?” 将手中的小刀放在一旁的桌案上,她低声道:“又过去了一年,每每觉得多活一年都是值得庆贺的。” 第(2/3)页